|
|
|
|
|
|
|
|
主編: |
張少強、鄧鍵一、曾仲堅 |
|
|
 |
定價: |
港幣98元 |
|
 |
出版日期: |
2021年1月 |
|
 |
頁數: |
280頁 |
|
 |
開度: |
特32開 |
|
 |
ISBN: |
978-988-75441-0-4 |
|
|
編者簡介: |
張少強
社會學家、主力從事香港研究,透過尋繹社會歷史、政治體制、電影文本、地方故事和常人事跡,反省(後)殖民主義、(後)冷戰格局、民族主義及愛國主義。
鄧鍵一
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,研究興趣包括政治傳播、社交媒介、社會運動。文章見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、China Review、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等期刊。
曾仲堅
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,研究興趣包括香港普及文化、經濟文化與論述等。曾編寫《普普香港︰閱讀香港普及文化2000-2010》和《影視香港:身份認同的時代變奏》,並正在撰寫《香港的房屋文化︰買樓作為希望機制》。 |
|
|
內容簡介: |
後九七香港的格局,經歷一波接一波的政治事件而轉化。從2003年的七一遊行、2014年的雨傘運動,到2019年開始的反修例運動,每一件事都深刻改變政府與社會的相互關係,包括權力菁英內部、民間社會內部的互動模式。經歷每次關鍵事件後,人們總說「香港從此再不一樣」,但原來每次「再不一樣」之後,還有下一次的「再不一樣」。過去二十多年,香港社會一次又一次在格局變異當中探索自己的出路。因此,本書題為《香港.格局.變異》,作為扣連全書共十篇論文的框架。全書分為四個章節:中港身分、社運文化、政策論述、回顧殖民。透過各篇論文,我們嘗試梳理香港的格局怎樣產生變異,轉化過程中面對甚麼內在張力。
|
|
|
|
|
|
|
|
|